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】明明身体很强壮,为何会猝死?“心动力520”项目启动,用专业守护心脏

2020-12-04
    短短一个月内,广州就发生3例猝死事件。
    11月4日,珠江新城附近绿道,跑步者猝死;
    11月23日,广州地铁内,40岁男子疑似心源性猝死;
    12月1日,天河体育中心,一跑者跑步途中心脏骤停。
    近年来,猝死事故频发,让大家心有余悸。
    明明身体很强壮,却可能倒在运动场上;平时没见不妥,却也可能偶发心痛,最后倒在办公桌……
    12月3日,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的号召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预防评估中心“心动力520”项目正式启动,该项目旨在鼓励更多人科学运动、重视心脏问题。

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

    什么是“心动力520”?

    参加“心动力520”的志愿者,可以免费进行心脏功能评估;
    评估后,根据医生开具的运动处方,每天根据心脏评估给出的运动处方坚持运动打卡,通过正确的运动,提高心脏的活力。
    志愿者须坚持运动5周,同时须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20个人,让更多人学会科学运动。
    活动期间,会有营养学、运动学专家进行科普解疑。

    疲劳、压力大,都是猝死导火索

  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的董吁钢主任表示,通过“心动力520”项目,希望能发现有猝死高风险的人群,也就是存在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,减少悲剧的发生。

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董吁钢主任

    黄慧玲副教授是中山一院心脏预防评估中心副主任,也是“心动力520”项目的发起人。
    她认为,近年来尽管大众对猝死事件的关注度提高,但身边类似的事故依旧发生,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猝死缺乏敬畏之心。

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预防评估中心副主任黄慧玲

    黄慧玲副教授说,猝死无门槛。
    现代人常见的疲劳、压力大、熬夜,都是主要导火线,都可能会引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、急性心肌梗死、主动脉夹层等。
    从这个角度看,医务人员、公安干警和媒体记者,是心脏意外事件频发首当其冲的受害者。因此,“心动力520”招募完成的首批志愿者,也从这三类职业中挑选。

    已有“健康”志愿者,查出心脏问题

    预防猝死,须对自己的心脏功能有足够的了解。
  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学部的董吁钢主任表示:
    很多看似健康的人,突然静静地走了,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,这些人大多数本身有心脏病高危因素。
    大多数心脏性猝死,是可防可控的,通过对心脏功能进行检测,并加以预防,就能尽量把猝死风险降到最低。
    事实上,在首批志愿者的早期筛查中,有少数看似健康的志愿者就查出了心脏问题。因此,无症状不代表没有病。
    该院超声医学科的林红副主任也提到,心脏评估中心所采用的“超声心动图,是一个独创性的项目,它可以检测心脏的形态、结构以及功能,对于评估人们的运动耐力,都很有帮助。

    猝死的高危因素有哪些?

    如今,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导致中国人死亡的首要原因,并正朝着年轻化发展。
    高血压
    高血脂
    糖尿病
    吸烟
    肥胖(尤其是腹部)
    缺乏体力活动
    年龄
    性别(男性多于女性,女性在绝经期前有雌激素的保护)
   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(父亲在45岁以下,母亲在55岁以下,则会有遗传倾向)
    ……
    前六点是可控性危险因素,即可以通过重建健康生活方式,如“心动力520”项目来更好地纠正。
  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骆腾表示,这样一项活动,是用专业来守护健康,通过医生们专业知识的普及,能够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受益。



报道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2Rt_PMXWBaZkpFtaQTU4PQ
报道时间:2020-12-04